据财新网报道,本应于9月2日召开的区块链盛会被一些有关管理部门(上海中国金融局)叫停。该会议叫停的背后,系监管问题已经对ICO做出了一个判断,相关法律规范进行文件将于近期通过发放。上海著名刑事律师今天就来为您讲解一下相关的问题。
一、什么是ICO?
ICO,英文全称,即首次共同发行,即首次公开发行(IPO),是货币界通过与IPO(IPO)类似的方式,为第一代数字加密货币的回报而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但两者仍存在巨大差异。简单地说,IPO是用法定货币购买股票;而ICO是将股票或收益权转换为加密货币并公开出售-你购买虚拟货币,相当于在没有“决策权”的情况下购买股票。
二、ICO是如何形成的?
Icos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但是 Icos 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早期的 ICO 项目被视为众筹的一种形式,后来被改进为 Icos 的概念。
万事达卡(MSC)于2013年6月在Bitcointalk论坛上发起了众筹,共有5000个BTCs被众筹,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早的ICO项目。从2013年底到2014年,货币圈出现了大量ICO项目,其中包括几个仍活跃的主要货币。
2013年12月,未来币NXT成功企业发起ICO募集,募集21个比特币,当时中国约为6000美金,NXT发展经济势头得到很好,被称为市场竞争币三剑客之一,后来国家竞争力不断下降,目前NXT位居世界数字进行加密技术资产公司市值排行前50名,约为1亿美金左右。
2014年,Bitshares和以太坊相继推出ICO,将ICO推向高潮。以太坊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ICO项目。2013年底,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第一版白皮书;2014年7月,团队创立以太坊基金会,24日开始《创世纪》预售,历时42天。共筹集比特币31531枚,发行以太币7200万枚。
2015年以来,随着以太坊为代表的智能合约区块链平台的成熟,区块链创业和ICO发行的成本大大降低,ICO几乎成为区块链创业公司融资的标配。2016年以来,随着区块链概念的流行,区块链的创业项目开始在中国引起关注,国内也开始出现专门为ICO服务的平台。生态链的成熟反过来又刺激了国内ICO的热潮。
三、为什么监管机构针对ICO?
8月28日,美国中国证监会发布一些关于谨防ICO骗局的警告。其称,部分企业声称与ICO有关,或者声称自己正在不断进行ICO发行的公司,可能发展存在网络诈骗。
正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警告的那样,这些声称拥有ICO技术的公司可能存在两种欺诈可能性:“拉船”和“操纵市场”。
一方面,价格被操纵得像“过山车”,一夜之间暴涨数百倍的财产神话,在吸引投资者进入市场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崩溃的风险,或者不少人破产。另一方面,资金的大规模吸收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生态,吞噬了公众的财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区块链组织金融活动,绕过正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从事金融活动,加剧了社会金融秩序的混乱。
此外,缺乏信息披露、受托人对基金募集和使用缺乏监督、未能向投资者提供适当的提示等,容易导致基金失败和资金流失。
从2012年到2016年的4年间,ICO 融资的复合增长率达到547% ,今年上半年,国内 ICO 融资额超过26亿元人民币,参与人数达到200万人。此时,对 ICO 进行正式的金融监管迫在眉睫。
四、为什么哈里发国被列为涉嫌非法集资?
据财新报道。央行相关人士研究了大量ICO白皮书,得出结论:90%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欺诈。事实上,即使是1%真正为项目投资筹集资金的ico也不到。"
ICO一度被认为通过巧妙地规避了《证券法》和《处置进行非法集资条例》等相关研究内容。经监管工作部门与多位资深法律问题专家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ICO仅仅是穿了合法的马甲,其本质原因就是一种变相非法集资。除此,即使ICO可以自己摆脱非法集资的嫌疑,但也没有涉及了明显的合同诈骗。
上海著名刑事律师认为,这意味着ICO将不再被允许公开发布,它们的活动将缩小并转到地下。现有的ICO项目由交易平台本身消化。同时,按照处置非法集资的职责分工,地方财政局(局)履行监督职能。因此,禁止ICO并非不可能。
上海著名刑事律师:刑事诉讼辩护 | 玩忽职守罪适用法律时效应如何理 |
形迹可疑被盘查时如实供述了是否 | 明知他人报警而在现场等候是否构 |
盗伐林木罪如何举证辩护?上海著 | 上海著名刑事律师为您讲解盗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