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疯狂的ICO市场一直承受着监管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纷纷发声,对ICO的异常现象提出警告。据财新报道,ICO被定性为涉嫌通过非法集资。财新援引知情人士以及消息称,一场本应于9月2日召开的区块链盛会被一些有关管理部门(上海中国金融局)叫停。该会议叫停的背后,系监管问题已经对ICO做出了一个判断,相关法律规范设计文件系统将于近期企业发放。上海著名刑事律师今天就来为您讲解一下相关的问题。
一、ICO为何遭遇打压?
ICO是InitialCoin Offering或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的缩写,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明而创新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ICOS通常发生在区块链项目的早期阶段,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立项和开发。由于IPO的监管不如IPO严格,ICO已经成为区块链初创企业融资的最简单方式,帮助以太坊等许多优秀项目获得启动资金。
最早的ICO于2014年起源于以太坊(Ethereum),在短短42天内以每一枚2.84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了6000多万个以太币,筹集了31531个比特币,用于支付以太坊项目的开发和服务。
跟着以太坊项目的胜利,时至本日,以太币的价钱曾经涨到2300多元,昔时投资以太坊ICO的人赚得盆满钵满。以后,又有The DAO、Bancor等胜利的ICO项目,在极短的时间内招募少量资金。
因而从2016年开端,海内种种ICO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国度互联网金融危险阐发手艺平台宣布的《2017上半年海内ICO进展情形呈报》,海内ICO项目数量今年以来呈指数级加速趋势(详见下图),募集资金以2017年7月19日零点价格换算,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措置非法集资条例来了,ICO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此中,充满着少量圈套,一些人把开源代码简略地改头换面,就拿进去举行ICO,底子没有实践项目支撑。然后,通过虚假宣传其代币的升值前景等手段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购买其代币,危害极大。
有人说,再好的货色到了中国就会变味,这句话在ICO畛域再次得到了考证。
二、ICO是非法集资吗?
银监会近日颁布的《措置非法集资条例(收罗看法稿)》(下简称《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以刊行或许让渡股权、招募基金、贩卖保险,或许以处置理财及其他资产管理类举止、虚构泉币、融资租赁、信誉分工、资金合作等名义筹集资金的”中,将虚构泉币如许的商品与一系列金融活动相并列,第三款“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种植养殖、项目投资、售后返租等名义筹集资金的”再次包括了ICO行为,突出了对ICO强化监管的意图。
然则《条例》第二条规定:
“本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依法许可或许违背国度无关划定,向不特定工具或许跨越划定人数的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行为。金融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可见,上海著名刑事律师认为非法集资起首必须是筹集资金的行动,其次还要有许诺报答的行动。假如ICO的过程当中,出售方做好风险提示,不承诺其代币未来必然升值的前景,由投资者自行判断风险收益,这样的ICO显然不属于非法集资。
上海著名刑事律师:刑事诉讼辩护 | 玩忽职守罪适用法律时效应如何理 |
形迹可疑被盘查时如实供述了是否 | 明知他人报警而在现场等候是否构 |
盗伐林木罪如何举证辩护?上海著 | 上海著名刑事律师为您讲解盗伐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