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一个电话,小王被骗了48万!这种诈骗套路一定要谨慎。
如果有,那你就要长个心眼了。因为这十有八九是诈骗!下面上海诈骗罪律师和你一起分析案例。
近年来,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群发短信或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实施电信诈骗。常规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冒充领导要求转账的电信诈骗案。被告杨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罚款1.5万元。
社区书记打来电话,向领导转账48万元
王女士今年30多岁,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2016年4月的一个下午,她正准备下班回家,突然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只显示手机号码,没有保存她的名字。她拿起手机,只听一个没有口音的中年男子说:小王,你明天早上9点来我办公室。
你是?
你听不到我的声音吗?
你是...李书记吗?
是的,明天早上9点,来吧。
好的,好的,我知道。
第二天早上,在9点之前,王女士接到了李秘书的电话:小王,你去买一些红包袋,今天领导来检查工作。当王女士买了一个红包袋回到办公室时,李秘书的电话又来了:小王,领导说没有现金,红包袋不能使用。这样,你就可以先把2万元汇到领导的账户上。我现在不能陪领导去检查,你不必先来我的办公室。
王女士对李书记的指示毫无疑问。她认为社区书记不应该作弊,所以她用自己的网上银行将2万元转移到领导账户。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一会儿,她接到了李书记的电话,说她想把6万元汇给另一位领导人。王女士还是这么做了。6万后4万,4万后5万。。。前后,王女士将48万元汇入李书记提供的几个账户。
多次汇款后,王女士觉得不对劲。她向同事要了社区书记的手机号码,直接打电话询问。她发现没有领导检查。真正的李书记从来没有找过她,更不用说要求她汇款了。
被骗了!王女士后悔了,赶紧向派出所报案。然而,当公安部门冻结王女士提到的几个账户时,为时已晚,48万元不见了。
电话背后,成熟的欺诈产业链
接到报告后,公安机关迅速采取行动,最终逮捕了电信诈骗团伙。王女士接触到的李秘书,真名杨,只是诈骗团伙的成员之一,负责打电话给受害者,冒充领导骗钱。
杨某到案后供认,他打了近半个月的诈骗电话,一天多打100个电话,一天少打50个电话。电话号码和姓名由团伙中的詹某(已另案判决)提供。詹每次给他两三张纸,上面写满了电话号码和姓名,都属于杭州。杨打完电话后,用碎纸机粉碎电话表,让人无迹可寻。
除了前端获取电话信息、打电话诈骗、骗钱外,他们还有一系列的环节,如赃款转移、洗钱、赃物分配等。王女士被骗了48万元。一些被洗钱的人被抽走了,一些被诈骗团伙拿走了现金,一些被杨用来买金器。杨被捕后,其家属全额退还王女士48万元。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杨与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产,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欺诈罪。考虑到被告杨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认罪和赔偿,结合本案的事实、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总是在不经意间被获取、收集和出售给他人。通过网络、电信等方式点对点实施的欺诈常规也层出不穷,难以预防。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提高警惕,认真核实。聊天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面对QQ、微信、陌生电话中领导汇款的指示,必须与领导面对面或通过可靠电话核实相关信息。
第二,保护账户,防止被盗。当你上网时,你应该保存你的个人信息,设置更复杂的密码,并经常更换它们。同时,尽量少接收陌生文件或点击陌生链接,减少手机和电脑中木马病毒的机会,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给骗子,留下机会。
第三,完善系统,不留漏洞。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制度。当需要资金时,最好不要通过QQ等网络工具或电话与财务人员沟通。财务人员也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要轻信他人,因为对方声称老板或领导。收集客户信息的企业、中介、银行等企业应注意信息保密和网络安全,防止客户信息泄露。
第四,及时报警,冻结资金。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保存骗子的账户信息、转账汇款等相关证据,配合警方,银行采取措施及时止损。上海诈骗罪律师
上海诈骗罪律师视角:揭秘“碰瓷 | 上海诈骗罪律师视角:“高收低租 |
上海刑事案件律师的“罪”与“骗 | 上海刑事律师眼中的诈骗罪:法律 |
诈骗罪与反洗钱法的“绝妙联姻” | 打破国界的陷阱:上海诈骗罪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