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职务犯罪律师 司法实践当中,对渎职罪的认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认定的时候,除了要严格掌握渎职罪的认定标准外,还需要对渎职罪经常容易混淆的一些问题进行严格的区分,尤其是要划清渎职罪与工作失误、渎职罪与一般渎职违法行为、渎职罪与刑法典其它犯罪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渎职罪的准确认定。
国有企业渎职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造成企业破产或有严重损失,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
(一)划清渎职犯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工作失误一般讲的就是工作中的所犯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造成不良后果的错误行为。渎职罪与工作失误在客观上都没有正确行使职权,并且都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到了重大损失。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工作失误的行为人一般主观上不具有罪过 ,其所犯错误多是由于对政策、法律理解不透,或者行为人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的。对于工作失误应当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本着批评教育、治病救人的方针对犯错误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不能将其视为犯罪,更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除了上述两大类犯罪,渎职罪与其它几类犯罪也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在其他类犯罪当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国家工作人员依其职务犯罪的情况。只是由于双重或多重客体的原因才没有将其纳入到渎职罪当中。但这也为以后刑法的修改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