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上海刑事律师团队
策法刑事律师隶属于华荣律师事务所,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目前 拥有近50人的团队,律师 平均执业年限在5年以上 ,70%以上律师获得法律硕士学位。20多年的积累,进化出独特的法律视角和敏锐的法律嗅觉,以此找寻到疑难案件的突破口,力求将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先后帮助多名委托人获从轻处理、减轻处罚、无罪释放,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当事人申请取保候审及争取缓刑的成功率高达90%以上。 秉承专业化、规模化、品...

团队展示

律师团队

开庭辩护

律所荣誉

律所环境

律所环境

律所环境

栏目导航

最新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推荐

上海诈骗罪律师解答偷手机对微信支付宝进行操作

时间:2022-01-04 12:12 点击: 关键词:上海诈骗罪律师,盗窃罪

      偷窃别人的手机,用别人的微信或支付宝购物,或用支付宝购物,支付宝中的“钱款”转到自己的微信,支付宝中的“钱款”被盗用,前一种行为是盗窃手机,后一种行为是盗用手机,支付宝中的财产。因为没有针对自然人的欺诈行为,所以,只能认定为盗窃。尽管两起偷窃案件,最初是两起盗窃,但是在我国把数额相加起来,认定为盗窃罪就可以了。

 

  上海诈骗罪律师就信用卡诈骗的三种情形作一简单介绍

  一、犯罪人在偷了别人的手机后,手机上的微信,支付宝本身就没有钱。但是微信,支付宝绑定了储蓄卡,所以通过别人的微信、支付宝,直接把钱转到自己的微信,支付宝,怎么处理呢?这被认为是一种信用卡欺诈行为。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不存在欺骗自然人的行为,因为机器是不可能上当的。相反,即使承认机器能受骗,也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由于行为人没有直接使用别人的储蓄卡,只是用微信和支付宝。不得因储蓄卡产生的钱而认定犯罪人冒用了他人的信用卡。这就是说,让受害人蒙受财产损失的是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的行为,但是这一行为没有使用储蓄卡账户和密码。由于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行为本身并未使用储蓄卡,当然也无法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也许有人会说,受害人的微信和支付宝里本来没有钱,行为人实际上是从别人的储蓄卡中获取了钱,因此要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不可这麽讲道理,因为对财产罪的认定取决于犯罪行为是否符合要件,而不是取决于财产最终来自何处。不然的话,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些钱最终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或纳税人。比如说,父母给孩子五万元现金,甲从孩子身上偷窃现金,我们根本不用想孩子的钱从哪里来,更不用考虑甲的行为是否违背父母的意愿而定。那么,这一案件依然是两起盗窃,把金额合计起来,认定为一项盗窃罪就可以了。

                                             上海诈骗罪律师解答偷手机对微信支付宝进行操作

 

  二、行为人偷了别人的后,在支付宝里找不到钱,而微信,支付宝绑定了储蓄卡。所以首先把别人的储蓄卡里的钱转到别人的微信、支付宝里,然后再把别人的微信,将现金转到自己的信件上,支付宝,应该怎么处理?也仅仅构成盗窃罪。尽管行为人使用了他人的储蓄卡,但使用储蓄卡的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犯罪,因为行为人使用储蓄卡时,只是受害人的储卡里的钱变成了受害人微信,支付宝里的钱,相当于把受害人左口袋的钱装进受害人的右口袋,这种行为不能构成犯罪。既然行为到此为止,受害人就没有财产损失。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的是后面从微信转账、支付宝转账的行为,但该行为并未使用受害人的储蓄卡账户和密码,当然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在此,我再次重申,资金来自储蓄卡的原因不能被认定为冒用他人信用卡。因此,对这一行为只能认定为盗窃罪。

 

  三、行为人盗取了别人的手机,发现了别人的微信,支付宝里没有钱,储蓄卡也没有绑定。于是,将受害人的储蓄卡与微信偷偷绑定,支付宝绑定,再通过别人的微信,支付宝将钱转到自己的微信里,那该怎么办?这一行为也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由于行为人在绑定储蓄卡时,尽管用了受害人储蓄卡的帐号和密码,但这个时候也不过是将受害人左口袋的钱转到受害人的右口袋而已。若此时实施犯罪,则不可能构成任何犯罪,因为行为人并未将受害人的钱转移给自己,或第三人占有受害人也完全没有财产损失。只有后一种行为,即行为人将受害人微信、支付宝里的钱转到自己的微信上,在支付宝中进行诈骗。但是这一行为本身,并未使用受害人储蓄卡的帐号和密码,怎么可能是信用卡诈骗罪?

 

  另外,即使受害人将可透支的信用卡与微信、支付宝绑定,行为人盗窃受害人手机后直接使用微信,支付宝购买商品的,由于行为人没有直接使用被害人信用卡透支的信用卡,因此,仍然只能认定为盗窃罪。上海诈骗罪律师

上海诈骗罪律师解答偷手机对微信支付宝进行操作 http://www.lvshi985.com/lssf/1308.html
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